佛山市瑞信无纺布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无纺布及无纺布制品的企业。凭借多年来在无纺布行业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辛勤耕耘,公司规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由一家纯粹的单一产品加工贸易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为贯穿产业链条,产品线丰富,拥有自主品牌的行业小巨人企业。2017年4月18日下午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组参观访问了佛山瑞信无纺布有限公司并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佛山市瑞信无纺布有限公司最早起步于基础产品的加工贸易。从国外进口PP原材料,使用德国设备,生产无纺布,产品全部出口国外。公司只收取少量的加工费,竞争优势仅来源于国内廉价劳动力。
由于企业秉承着诚信的经营作风,加之无纺布的环保特性,随着国际市场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公司的市场渠道越来越宽阔。与此同时,国内也开始有很多企业投入到这一行业的生产中来,竞争对手逐渐增多。在这一背景下,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形成竞争优势变得格外重要。公司开始从多方面加强自身优势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多年诚信经营形成的社会资本,拓展海外广阔市场,稳定供应链。由于公司信誉良好,与很多国外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通过吸引国际原有客户以商业渠道入股的形式转变为中外合资企业,积极运用国际合资者拓展下游产品的海外市场。此外,公司在生产中,与原材料供应商从始至终保持者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奠定了基础,即使在价格波动,市场紧张的时候,公司也能保证生产的稳定进行。
二是实施产品多样化,寻找新的增长点。公司团队每年都参与全球性的行业产品展,除了销售产品以外,更多地去了解各行各业对无纺布的需求。在参展过程中,公司团队尽可能地了解商家对无纺布的应用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回来后把信息汇总分析,公司各级人员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很快,除了无纺布,公司开始生产一次性台布、农用地膜、床垫等更多的下游产品。
三是继续发挥诚信作风,塑造优质生产品牌形象。PP(聚丙烯)是石化工业产品,也是无纺布的原材料。近年来,国内化工的大发展也为行业提供了丰富的PP产品。在仔细比较了国内外的PP原材料后,公司发现虽然国内的PP原材料价格低,但是质量稳定性与国外有差距。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最终产品的一流质量,公司一直采用进口PP材料作为生产原料。大批量产品的生产从合同签订到最终交货时间间距大,经常碰到原材料价格大大波动的情况。公司为了确认和保证质量一流,即使在原材料价格猛涨的情况下,也按照合同要求的品质进行产品生产,对增加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通过协商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寻求共同分担。
从全球来看,中小企业平均寿命都比较短,据统计,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仅为2.5年。中小企业容易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能够在发展起步之后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而到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定形后,规模扩张的高昂成本限制了中小企业发展,最后导致企业难以为继。
瑞信公司看准了全球无纺布产品的迅速增加大趋势,果断投入,站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口上。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拥有七条先进的丙纶纺粘无纺布生产线吨,可按照每个客户要求生产10克/平方米—150克/平方米的各种颜色无纺布,拼接产品幅宽最高可达45米。另外,公司每年还生产无纺布台布5500万张(相当于900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植物套袋50万个,园林用地膜1200吨,以及农用大幅宽布2400吨。产能位居广东省前5名,在适当的时间,布局先进的产能,为企业跟上行业发展速度,快速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小企业完全依靠自己进行渠道建设难度很大,而通过与国际大企业合作则能借助“巨人的肩膀”实现自生软实力的积累。依托弹簧和无纺布等上游产品,瑞信公司积极与全球优秀的床垫企业合作,为加拿大SERTA
SPRINGWALL,澳大利亚A.H.B,智力ROSEN等国内外多家优秀床垫企业代工生产,很快实现了出货量的大幅度增长,为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渠道。最近3年来,在全国制造业滑坡的大潮下,企业每年实现30%以上的增长,规模不断壮大,为企业进一步升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果说产品质量是公司硬实力的体现,那么,企业的研发能力,品牌建设和管理能力就体现了企业的软实力。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中,软实力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更重要的推动性。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要汲取巨人的力量!为大企业代工虽然具有稳定的收入,但是产品利润会比自有品牌的产品低10%的价格,而且也不利于企业后期成长。在床垫产品代工日益稳健的条件下,公司开始了自主研发并开始建设自己的床垫品牌——瑞之馨。公司的研究团队从基础原件——弹簧开始,针对亚洲不一样的区域的人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在大量的数据积累基础上,公司开始生产适合亚洲人的床垫。“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企业的宣传标语也体现出公司未来要致力于个性化的高端产品的生产,而“瑞之馨”品牌也开始在国内市场上开始了破冰之旅。
相信瑞信公司能够继续遵循“诚信、创新、拼搏、分享”的企业精神,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高效的服务,继续做优品质,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成为佛山制造的示范,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言。
【引子】2015年南方的盛夏遭遇了高温的肆虐,37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令南方陷入一片酷暑之中。与今年反常天气有些雷同的是南方的中小企业,在欧债危机、人民币大幅升值、用工短缺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等坏因的冲击下,许多企业面临严峻考验,有相当一部分处在维持与苦苦挣扎之中。
“我们企业订单很多,可一直做到明年。”广东佛山市瑞信无纺布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宏昌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接受笔者专访时,显得气定神闲底气十足,“我们公司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现有员工400多人,主要生产无纺布,环保袋,床垫三大系列产品。产品90%以上销往欧洲,美洲,澳洲等世界各地。去年,我们公司的出口额约1.5亿人民币,增长率约为30%,这样的增长势头已保持了三年以上。今年在此基础上还将会有所突破。欧债危机对于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企业来说是一场灾难,对我们公司来说则是一次机会。”
机会永远都只留给有准备的人。20年前,刚刚22岁的邓宏昌与许许多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人一样,远离家乡与父母,从广东梅州客都来到珠三角打工,在流水线上日夜忙个不停,每个月拿到的薪水只有150元。从流手线车工到亿元企业掌舵人,那是怎样的一种飞跃?邓宏昌对此的回答是,他经营人生只有六个字:“诚信、先行,精进。”
1974年邓宏昌出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的一个人口有1000余人的农村里,典型的“开门见山”。 在一个并非书香传世的家庭里,世代耕作、赖以生存的土地是家中主要的生活来源。初中未毕业的父亲是一位电工,拥有一份种地之余的微薄的收入。而小学毕业的母亲在家中地里操劳,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忙个不停。家中凭借耕地,种果树维持生计,虽不至于食不果腹,但也绝对谈不上温饱。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新年过节,因为每到节日,就能吃上一顿带有客家特色的饭菜。若是天天能过年过节该多好啊。但是这只是一种梦想。
“穷苦生活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慢慢思考着长大了做什么。如果接父亲的班,或者规规矩矩呆在村上务农,可能依旧过不上好日子。现在的我,也惊讶于那个小小年纪,却似乎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分析、衡量、比较,似乎很有头脑,哈哈”邓宏昌翻开他的成长记录,眉飞色舞地讲起了自己一路成长的故事。走过童年,走过青春,那些走过的痕迹,有浅有深,邓宏昌说:“它们都是人生一笔笔宝贵的财富。”
考试成绩一般,而且偏科。从小不喜欢文绉绉的玩意,语文成绩自然好不起来,喜欢掰手指算数,替家中计账,无需下多大功夫,数学成绩却惊人的好。后来,细细寻找根源,原因之一是在众位启蒙老师中,小学的数学老师待人最和善,她循循善诱,特别擅长与学生沟通。第一次数学成绩拿了100分,一炮打响了在班上的知名度。在众人的注视下,邓宏昌当上了班上的“一把手”——班长。话说到这里时,邓宏昌掩不住大笑,“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第二次数学考试居然拿了零分。”至今没想清楚,实力没发挥出来,运气也那么背,难道一道选择题都没蒙对?
当班长时,他深受老师青睐与信任。那时,考试的试卷是先由老师自己手写,然后用油印机印出来的纸张。每次大小考试前几天,老师都会叫班长去帮忙油印试卷。“要是贼心一动,题目马上就一目了然。”邓宏昌很有感触地说,可是他却从来不曾偷看,同学一问三不知。老师校长对他的诚实、厚道赞赏有加。父亲施予的诚信教育扎根在心底深处。这是他后来能经营好人生做大企业的要素之一。
初中是在当地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石坑中学念书,学校地理环境比较偏僻,学校设施相对落后,师资水平和生源素质都比较差,这些“先天不足”严重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邓宏昌似乎并不为此而苦恼,反而因为自身本来就比较爱玩,在这里找到了一群铁哥们,一起念书,一起打篮球。高中辗转到了平远中学,成绩依旧老样子,好的赚尽眼球,不理想的对不住学费。但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考量制度下,能文能武,综合素养还算不错。文体活动上,带队做早操。娱乐活动上,少不了露两手。劳动课上,当然也争当模范当邓宏昌说到这里时,笔者为他设想的路是考上了一个理想的大学,继续过自己美滋滋的日子。可是他否认了,他放弃选择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
骨子里的“不安分”,决定了邓宏昌是个爱折腾、有反叛精神、敢于打破平庸的人。其实早在小学放暑假时,当同龄人热火朝天地在田里忙农活时,他凭借自己天才的“嗅觉”,嗅到了商机:盛夏季节,天气闷热,微微一阵凉风已让人求之不得,要是恰到好处再来根冰棍呢?于是,10岁的邓宏昌靠着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零用钱,带着7岁的弟弟做起了小生意。每天上午,他们骑着单车去距家6公里外的冰棍店拿货,沿着回家的路吆喝、售卖。就这样,凭着坚持与智慧,少年时期的邓宏昌与弟弟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虽然每天只有3元的收入,但足以给家里减轻很多负担,与此同时,其敏锐的商业眼光和过人的商业胆略已经牛刀小试初露锋芒。
在那个充斥着“读书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的时代,周围的同龄人都背着书包上学堂。邓宏昌所处的那个村,学风极好,在镇里排名数一数二。1000个学生中有20多个考上东山中学(这所学校在市里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名列榜首)。高考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上了重点大学。堂伯父家有三个儿子,全考上了大学,在村上很有一定的影响力。耳濡目染中,父母也对邓宏昌寄予厚望,可是邓宏昌却对读书不感兴趣,成绩平平的他觉得不该继续在象牙塔里胡混下去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反正考不上大学还不如早点工作。那么多人只字不识,却一样成为了身家过亿的大老板,一样在若干年后飞黄腾达。他不是在表现叛逆,不是在发泄不满,而是出于理性的思考。
学生拼命,家长拼钱,老师拼招在众人喧嚣着,往哪个高校挤时,邓宏昌决定放弃高考。父母刚开始不理解,后来经不起他的执拗,只好作罢。邓宏昌心中感激父母的开明,他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衣锦怀乡,光宗耀祖。在取得初步的胜利后,马上要解决接下去人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看似有着明确的生涯规划,可是邓宏昌却说,他只是开始思考自己要什么,以后的路还是未知数。迷惘彷徨中,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邓宏昌踏上了自己的闯荡生涯之旅。
继而在梅州炼钢厂里幸运谋得了一份工作。刚入厂,就听闻所在车间副班长的脚被钢水淋伤。由于车间里还没有闲空职,于是邓宏昌就被正班长安排去照顾副班长的生活起居。邓宏昌回忆说,坚持了1个多月,每天提早半小时出发,背着副班长往返于工厂宿舍和卫生站之间,单程1公里,却从未耽误过上班时间。邓宏昌异常兴奋地讲起这些往日不同常人的经历,笔者询问是否觉得委屈,觉得辛苦。他爽朗地笑着说,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一点没觉得辛苦,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因为帮助了别人,精神上很快乐。
邓宏昌说,当时有一位同龄的堂哥,也进入了该厂。他身材比较瘦弱,扛炼钢器材常常显得很吃力,招工友笑话,没人愿意跟这么一个不会“干活”的人合作,而邓宏昌却主动要求调去跟堂哥一组。工友在背后说他:“这傻蛋,一个人干一个半人的活!”就这么傻下去吧,不解释。如果看到自己的亲人有困难,都不舍得伸出援手时,真不知道聪明有什么用。邓宏昌说:“傻傻更健康嘛!”
半年后,邓宏昌决定辞职,班长、副班长以及其他工友非常舍不得他离开,很多人试图挽留。两位班长含泪相送,与他久久拥抱。邓宏昌说,在厂里,从来没见过这两位“铁汉”流过泪,那天却那么动情,心里真的很感动。笔者说,看来你人缘很不错。他说在这方面,父亲给他的影响很大。除了当电工,父亲还担任村干部,负责处理村里的一些事。天生的一副热心肠,村民之间的婆媳关系,邻里关系,都很善于处理。听得多了,见得多了,也就培养了邓宏昌乐观外向的性格、与人沟通的能力。“无论如何,不管在哪,诚心诚意待人都是很重要的。”
1993年春节过后,经一老乡介绍,19岁的邓宏昌与8位同乡一行,坐了14小时的硬座,千里迢迢来到佛山南海丝织厂求职。在人才济济的国有企业里,邓宏昌虚心做起了临时工。每月120元,不包吃,包住得先贴10元钱水电费,小日子过得有些紧张。在车间里做一线工人,毫无经验,邓宏昌说苦是没少吃的,而支撑下来的动力是“不能半途回家,让人看不起”。
企业内部采取“四班三运转”的倒班模式(即每班只连续上两天,8天中休息两天,即2个早班、2个中班、2个夜班、然后休息2天),每班1个月可休8天假。但是邓宏昌说他从来没休过假,而且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延迟半小时下班”。面对笔者的不解,他解释到,这样子就有机会与上下一班的同事接触,了解交接工作,熟悉整个操作手续。邓宏昌说起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同班里,有一女同事小邓在跟车间主任告状时,哭诉着说他太积极了,整天霸占着操作机器。厂里有些好事者,背后议论纷纷,说他傻不拉几的,有假不休,还延长上班时间甚至公然“抢占”一破机器!
俗语有云:“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厂里举办的“穿针引线”操作技能比赛中,邓宏昌蝉联几次冠军。工作第4个月时,工资从120元涨到150元。第5个月时,荣获企业“优秀员工”称号,在基层管理岗位上,被提升为“车间班长”,同时薪水升至180元,在全车间60名员工中稳居第一。车间4个班,常常相互竞赛,邓宏昌所管理的班业绩排名非一即二。“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产量、质量、型号,安全文明生产!”因成绩突出,邓宏昌在1994年被评为“佛山市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党员”,关乎所带团队的荣誉证书数不胜数。说到这,邓宏昌特别把证书一一列给笔者看,以示真实性。
一年半后,邓宏昌升职为中层管理——车间主任。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开始管理独立的车间,真正接触到生产技术的整一个流程。他说自己暗暗下决心,珍惜机会学习。在工厂5个车间里,他所带的车间获得“优秀车间”称号。工作三年后,23岁的邓宏昌当上了办公室主任,领导着1000多名员工,其中不乏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员工,不缺技术扎实的大学生。有些员工耍性子,不愿配合工作,邓宏昌说他是顶着巨大压力做下去。印象最深的是被他“抢”了饭碗的副手——曾任8年办公室主任的老李。邓宏昌呷了一口茶,接着说:“这个事说起来真的挺喜剧。”
此后,邓宏昌把这句话牢记在心,时刻鞭策自己“不想再做士兵,就要当将领”。最后,邓宏昌居然当了老李的上司,老李成为了他的助手。刚开始,老李心中不服气,口上不沟通,活上不配合,交待下去的工作常常无疾而终。邓宏昌说为这事烦恼了好一阵子,后来思前想后,通过发放通知,带见证人,带录音等方法才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经常找老李聊天,消除彼此隔阂,以真心诚意慢慢感化了他,后来老李主动要求承担工作。邓宏昌自豪地说:“半年后,他成了我工作上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故事到了这里,看似一切都进展得很好,但是邓宏昌说他发现了自己身处国企的弱势之处。虽然有“办公室主任”头衔,后来任过厂长助理、厂党委委员等职务,但却改变不了“合同工”的身份。虽然用心做好人好事,但却赢不到其他员工的真情谊。由于实施一些“惠民”措施,影响了少数人的利益,难免受人非议。邓宏昌说自己是个认真做事的人,国企里面太多的利益纠葛羁绊住了他无拘无束的心,所以他选择离开这个付出了7年时光的企业。邓宏昌把这7年归为“第一个青年期”,一个让他从士兵到将领的时期,一个让他明确自己该做什么的时期,一个让他决心做什么角色的时期。
2000年,邓宏昌凭借着之前七年在南海纺织厂出色的个人经历迎来了他人生第二个发展机遇。当时,邓宏昌因为工作原因要参加不少会议,也借机交识了不少的人。一个客户对他赏识有加,说他也想在无纺布这个行业试一下水,问邓宏昌想不想一块合作。邓宏昌也很看重对方的融资能力,觉得两个人合作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发展。两人在经过短暂交流后一拍即合,决定由对方出资金,邓宏昌出技术,并任职业经理人,两人在鹤山创办起一家企业。
“当时我们所有的只是一块十几亩的空地,人数也只有仅仅50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我既要负责生产方面,包括招聘员工,还要手把手地教他们什么是无纺布,要怎么去生产,又要负责销售,每天都得忙得团团转。”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邓宏昌感慨良多,但是言语之中又夹杂着深深的自豪。是啊,有多少人敢说自己能在仅仅几年内就从无到有创造出一个能在行业内排名前五的企业,又有谁敢打包票说自己能在几年内让一个刚建立的小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有着接近6000万年业绩的大企业?
虽然工作变得更忙了,但是邓宏昌并不后悔他的选择。“虽然我是出技术的,但是我没有拿股份,不过每个月5000块的工资还是要比之前高很多倍。”邓宏昌谈起他在鹤山工作的经历时,显得很高兴。虽然他为企业奉献的远远不止5000块的价值,但是他也没有要求获得更多,当时有很多人来请他去任职,为他提供更好的待遇,甚至有提供十倍于他现在的收入的,可是他仍坚决不为其所动。在邓宏昌的经营理念中,一个公司最看重的应该是一个人的忠诚度,没有了忠诚,企业也就无从说起,他觉得作为管理者,首先要自己坚定地忠诚于企业,才能够要求别人也跟着做。他也认为,钱是赚不完的,如果轻易就被一点小利益打动,动不动就跳槽,那么到最后任何一个公司都不会相信和聘请自己了。
对邓宏昌来说,自己收入虽然不高,但掏腰包来宴请客户和同事却是常有的事,他总是说人和人交往要打感情牌,请客就是一种沟通和增进了解彼此的渠道。邓宏昌从不把他的客户简单视为利润的来源,每次谈生意前,他总会先尝试和对方成为朋友,他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朋友的思维方法就是,在保证自身能够赚到合理的利润之后,就要想方设法地让客户也赚大钱”。当时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产品有50%外销,50%内销,但邓宏昌主张销售时不分国内国外,都要以客户为中心,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能让客户欣然买单。在感受到他的诚意后,客户也都很看重他们之间的生意,在邓宏昌负责公司销售的七年里,坏账和赖账几乎没从来都没出现过。
“在公司的七年,我为公司赚了有3.5个亿左右。”这是邓宏昌创造的辉煌,他本可带着企业继续往前大步迈进,但最终他还是选离开了这个由他一手做大起来的企业。他离开时的工资是一万块钱多一点,确实,这个收入对他所做下的贡献而言可谓是九牛一毛,体现不出他的价值,所以他选择去寻找真正认可自己的地方。当他最后一次向老板述职的时候,老板拼命挽留,甚至不惜赠与股份,但他决心已下,“过去的七年,你给了我你当初承诺的全部,但是我做得更好,你却没有给得更多,现在才想起来已经迟了。”无疑,对邓宏昌来说,忠诚是要倍加重视的,但忠诚的基础,却是要企业能清楚看到自己无数个日夜的操劳,因为良禽也需择良木而栖。
只是,走却不能走得潇洒,在他的心头,始终还是有些事情要在这关头处理完。对邓宏昌来说,他首先是一位职业经理人,公司聘请了自己,自己在工作上所取得的全部成果也都要还给公司。他提前了两个月向老板诉说了离职的意向,并在剩下的时间内把所有他经手的客户一个个亲自带到老板面前,当面移交客户资料,做好交接工作,这种无私的行为使得客户和新的负责人之间能快速地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使公司的生意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受损。邓宏昌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什么表面工程,他是真正为老东家着想,据了解,在邓宏昌开始新工作的三个月后还有老客户找上门来,虽然邓宏昌可以趁机再赚上一笔,但他却选择了把客户介绍给老东家的负责人。也许有人会笑邓宏昌还是没有洗去当初的那种“傻”劲,却不知,有失必有得,正是凭借着这股“傻”劲,邓宏昌获得业界的广泛赞誉,他也赢得了更多客户的合作。
离开虽是容易,但下一步棋该怎么去走,这让邓宏昌颇为烦恼:是继续找另一个东家呢,还是自己出来创业?当时,由于邓宏昌在无纺布行业的影响力,已经有一些来自福建、浙江温州、广东东莞等地的老板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提出的待遇也是几倍于老东家,假如接受了,以后的日子肯定是衣食无忧的,但邓宏昌心里却依然惦记着当初的创业梦,所以在思考了一番后,还是婉拒了他们。对邓宏昌来说,每一个选择都很重要,为了不让自己在将来后悔,他依然在耐心地等待着机会。终于,在2006年底,一次和客户的闲聊中,看到客户有往无纺布这行发展的意向,邓宏昌立刻向他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无纺布的发展前途,并主动说自己能承担生产、技术、销售等,这下终于彻底打动了两位客户的心。
于是,在2007年7月,邓宏昌与另外两个老板共同注资成立了一个叫瑞信无纺布有限公司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无纺布,环保袋,床垫三大系列产品,产品90%以上销往欧洲,美洲,澳洲等世界各地。其中由邓宏昌任总经理,平时公司里面的大小事情都由他处理,只有在遇到有关公司战略的问题时另外两位股东才会参与决策。虽然邓宏昌在三个股东中的股份最少,但由于他手握着生产无纺布的技术,又有很强的经营手段,这弥补了他在股份方面的劣势,从而得以与另外两个老板平起平坐。
经历了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2008年金融风暴,再到近几年的欧洲债务危机、人民币大幅升值和用工短缺等坏因,其实许多外贸型公司的发展速度都慢了下来,有些更是面临着停滞甚至是负增长的局面,但瑞信无纺布有限公司却从工厂产能和业绩都连续五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从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出这几位股东有多么不凡了。虽然瑞信无纺布有限公司在成立时就面临着比较差的宏观经济环境,但它相对其他同类公司而言也拥有着巨大的竞争优势,它的三个股东各有强项:邓宏昌在无纺布领域有着十几年的发展历史,而另外两个股东一个在钢丝弹簧领域拥有20多年床垫用弹簧床芯研发、生产制造经验,并成为加拿大床垫用弹簧组件反倾销案件的零关税企业,另一个在外贸领域则很大的优势,对公司产品外销的增长起到极大的作用。这三个股东的合作顿时发挥出1+12的效果,瑞信无纺布有限公司在一开始就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姿态,连邓宏昌也笑侃说这次合作是强强联手。
目前瑞信无纺布仍在加速发展,公司在扩建后达到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员工也增加到现在的400多人。而在生产方面,无纺布生产线从创立之初的一条开始增加至四条,第五条也在有条理地投建中。为了扩大产品行业范围,也投产了无纺布环保袋生产车间、床垫生产车间。公司创办至今虽仅仅只有五年的时间,但已能够每年面向全球的20多个国家提供10000吨以上的无纺布、1000万个以上环保袋以及超过10万张的床垫,总体产值达到1.5亿。对邓宏昌来说,经营就是这么简单:别人后退一步的时候,你哪怕只需要前进一步,你就能够和别人保持两步的差距了,公司的壮大也是同样的道理。稍后,邓宏昌更是充满自信地说,在公司发展的第六年,起码能够保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而且也会力争达到更高的业绩。
邓宏昌认为,瑞信无纺布能取得目前的成就是有很多方面因素的,这一些因素之间环环相扣,才让公司能达到今天的地位:1.公司的产品多元化。瑞信无纺布生产有许多种类的产品,包括了无纺布、床垫、环保袋等,由于产品中有一些是延伸产品,互相之间既有着互补增强的作用,也能通过减少相关成本来达到很高的性价比。而且,丰富的产品满足了各种客户的需求,从而能确保公司订单的稳定。2.严格对产品质量把关。瑞信无纺布的产品有超过90%是出口的,若无法做到让客户一次性满意的话,到时退回的成本很高,手续也很繁琐,这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利润。3.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构筑多模式经营。瑞信无纺布紧跟网络时代的发展,先后加入阿里巴巴,环球市场,网上广交会,Mr Guangdong等网络站点平台,让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及时了解到公司的产品以及动态。4.要有一个稳定、专业、敬业的团队。瑞信无纺布在加快生产规模扩大步伐的同时,也不忘建设一支优秀的生产管理团队和销售服务团队。为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公司除了建设良好的企业形象与文化外,还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各种福利待遇也跟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5.充足的原材料储备。公司会在价格较低时储备原材料,从而能够锁定成本,进而锁定价格,而不会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其它的意外因素而导致公司产品的成本上升,从而被迫提高价格。
从1993年到2015年,邓宏昌已离开家乡有22年之久了,回忆起这段打拼的历史时,他的脸上也浮现出一种沧桑的神情:转眼间,他已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乡下小伙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拥有着巨额财富的老板,其间他经历了太多波折,拥有着太多难以言语的心酸了。但他天性是一个不爱计较的人, “过去即使有再多的不愉快,毕竟也是过去了,我们仍旧是要往前看。”没过多久他就已从回忆中走出,开始讲起他引以为豪的创业经了。
邓宏昌将对企业的忠诚度划为成功的第一要素。在他看来,一个企业只会对忠诚自己的员工委以重任。邓宏昌说,他的成功有一部分要归因于自己的耐心,14年的打工生涯中,他只服务过两家企业,而且,对企业的忠诚也让他婉拒了许多待遇更优的工作。“人在做,企业在看”,他的忠诚终于赢来了丰厚的回报。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他就靠着一个忠诚的心和默默的奉献换来了步步高升,而这些闪光的工作经历也让他叩开了前往更光辉未来的大门。
在邓宏昌看来,无论是打工仔,还是创业家,对待工作都要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只有这样才可以把工作做得成功。邓宏昌跟某些只是简单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的人不同,他对每一份工作都投入了很深厚的感情,并严格要求自己尽一切努力做到最好。不仅如此,他更是凡事都从企业主的方面出发思考问题,在他还是学徒的时候,如果工厂生产上出现了问题,他就会担忧得整晚睡不着觉。而当他做到销售副厂长的时候,他也依然为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日夜操劳。在19年的奋斗中,邓宏昌始终以两个指标来衡量自己是不是称职:该怎么做以及做得怎样,在他看来,一个仅仅知道该怎么去工作的人不算是好员工,只有在自己的职位上做得好的人才能评得上是称职的。其后,他更是把这两个指标带进了瑞信,要求员工们每天都要背上几次,甚至把它们列为员工绩效考核的指标。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放了市场经济,一大批乡下小伙带着质朴的情怀以及出人头地的愿望来到都市打拼,邓宏昌也是其中一员。虽然来自乡下,但邓宏昌却从来不感觉自己低人一等,甚至在还是学徒的时候就能喊出“我将来也可成为大老板”这样石破天惊的话来。在邓宏昌看来,自己虽然普通话不标准,对业务知识也不甚清楚,但自己肯学,而且也肯定能学得比别人更好,他每天会提前上班,拖后下班,多出的时间就能练习如何操作机器,不多久,邓宏昌就成为业务方面的佼佼者了。
而且,邓宏昌也并非只会一味地埋头苦干,他早就注意到市场上日新月异的变化:20世纪末信息时代的革命带来了网络时代的快速地发展,网购更是成为了未来的消费趋势。邓宏昌看到了这点,也果断决定加速把公司的经营推进到网络上,通过与淘宝商城、京东商城、一号店等进行合作,使瑞信无纺布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止如此,邓宏昌对新知识的向往更是让他想出许多千奇百怪的点子,譬如他会通过去自己的网店购物从而来测试员工的销售技巧,他还会装成买家,通过与其它比较有名的网店进行交流,通过一系列分析和总结,从而获得更多的开店经验,而且这些案例也成为培训新员工的案例来源。
邓宏昌骨子里有一股“傻”劲,也正是这股“傻”劲使他抓住了许多的机会。对别人来说,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就算尽职了。但邓宏昌却对自己要求得更多,在完成工作之余,若遇到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他也会尽量去完成,在他看来,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偶尔能够创造出一些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如果领导要求我做一些不属于分内事的事情,我会把它当成一种荣誉,当成领导锻炼我的机会,而不是以为这是领导在刁难我。我的这个性格也赢得了领导的赞赏,他们给了我很多的重任,让我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事实上这对于我后来的事业是起到了极大的帮助的。”
邓宏昌知道,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藏着掖着是没用的,公司的成功不只靠自己一个人,而是要每一位员工都齐心协力才行,他对于木桶原理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公司就像是一只木桶,公司的成就就是木桶的容量,公司能有多大的成就,不是看最优秀的员工,而是看最差劲的员工,就像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最后就因为一个交易员的错误而导致破产倒闭。邓宏昌决心不走前人的后路,他将自己19年来的工作心得做成了16条的工作指引,发给了自己的同事,他希望可以通过与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获得进步,从而更好地推进公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