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方面,上游的原材料最重要的包含透明质酸钠、无纺布等原材料供应商,由于中国面膜市场中贴片式面膜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目前中国面膜行业上游产业链企业是以生产无纺布膜材料为主,欣龙控股和诺邦股份是该行业的两大巨头;面膜产业链中游是各类面膜品牌商们,大致上可以分为国产品牌、外资品牌、进口品牌三大类,包括珀莱雅、上海家化、丸美股份等;下游环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将面膜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其中线上渠道以天猫、京东、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为主。
中国面膜市场将呈现持续增长和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产品品种类型将日益丰富,蚕丝和生物纤维材质因轻薄和高吸收性慢慢的变成为市场主流;功效方面,美白和保湿补水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多功能面膜也将越发受到市场青睐;随着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者价格敏感度降低,他们更重视产品功效而非价格或品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新趋势,品牌致力于减少环境影响,将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方式。
我国面膜市场主要有四大类参与者,分别是:国产专业面膜品牌、国产综合化妆品面膜品牌、日韩及台湾地区面膜品牌和国际面膜品牌。国产专业面膜品牌最重要的包含电商起家的“淘品牌”与综合化妆品集团衍生的专业品牌,价格定位较低,目前该类面膜品牌构成国内市场主力军;国内综合化妆品企业进入面膜市场,凭借原有品牌知名度、成熟的渠道铺设及雄厚的资金保障,其面膜产品发展迅速,在大众市场与国产专业面膜品牌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日韩与中国消费者肤质相近,其产品凭借出色的研发及功效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国际大品牌面膜普遍定位高端,价格远超其他面膜市场参与者的价格区间。
中国面膜行业近年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国产面膜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创新经营销售的策略成功占据了市场占有率。目前面膜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集中度较低,国产专业面膜品牌、国产综合化妆品品牌、国际大品牌及日韩面膜等四大派系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随着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会化媒体的普及,线上渠道成为面膜销售的重要平台,国产面膜品牌逐渐崛起,国产面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强。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面膜行业发展状况调研与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公开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财联社12月27日电,日本将批准创纪录的7300亿美元预算,并减少债券发行。
宣布!上海大裁员,赔偿N+8!12年老员工获赔77.2W感叹:失业也是一种幸福!
法国一时速300公里行驶的高铁上,司机跳车自杀 近400名乘客经历“无人驾驶”约3公里
国家外汇局:截至2024年9月末 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76371亿元人民币
台积电3nm拿下高通骁龙8 Elite 2订单!三星无奈瞄准骁龙8 Elite 3